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徐李)
近日,澧縣人民檢察院運用“公開聽證+人民監督員+宣告送達”的檢察智慧,成功化解了一起冒名頂替婚姻登記引發的行政爭議案件。
2007年,王某與梁某準備結婚,因梁某懷孕臨近分娩,無法回老家拿取戶口簿等材料,便持其表姐張某的身份證、戶口簿及其本人照片與王某在澧縣民政局登記結婚,兩人婚后一直共同生活并育有二子,后王某犯罪入獄,梁某離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張某對此毫不知情,并于2013年5月與于某在河南省某縣民政局辦理了結婚登記。
2021年,王某刑滿釋放,出獄后重新步入社會,開始了自主創業的新生活。2023年,王某接手一家服飾公司,因擴大經營規模前往銀行貸款,卻由于貸款審批需要夫妻雙方簽字而擱淺。王某遂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但因張某在民政局婚姻登記系統內存在兩次婚姻登記信息,被告主體身份不確定導致無法立案。而提起行政訴訟又超過了訴訟時效,王某轉而向民政局尋求救濟,民政局告知其可向檢察機關申請檢察監督。2023年5月,王某將申請材料遞交澧縣人民檢察院。
? 承辦檢察官詢問當事人
迢迢千里,調取證據。在獲取該案情況后,澧縣人民檢察院立即開展調查核實。由于案件特殊,梁某下落不明,無法核實情況,承辦檢察官將取證重點放在了遠在河南省的張某。通過王某與張某的親屬取得聯系,第一時間驅車近七百公里前往張某老家安徽省某縣,因事先溝通不善造成誤解,張某本人避而不見,案件取證一時陷入僵局。經過不懈努力,承辦檢察官最終說服其親屬撥通了張某的微信視頻,通過聊天的方式耐心緩和張某情緒并釋法說理,張某的抵觸心理逐漸緩解。張某表示需要咨詢他人,讓承辦檢察官等電話,案件取證迎來一絲曙光。次日上午,苦等一晚的承辦檢察官終于接到張某同意見面的消息,立即驅車三個小時前往河南省某縣,在張某指定的地點成功見面。在當面溝通交流后,張某弄清了前因后果,并主動配合承辦檢察官完成了調查取證工作。
公開聽證,人民監督。為統一認識分歧,合力推動婚姻登記糾紛妥善化解,2023年6月7日,澧縣人民檢察院針對該案舉行公開聽證,檢察長全程參與,并邀請人民監督員、人大代表參與聽證。聽證會重點圍繞澧縣民政局是否應當撤銷王某與張某的婚姻登記展開,聽證員們一致認為檢察機關調查事實清楚,證據充分,該案符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民政部《關于妥善處理以冒名頂替或者弄虛作假的方式辦理婚姻登記問題的指導意見》的情形,應當向澧縣民政局發出檢察建議撤銷王某與張某的結婚登記,保障當事人的權益。
? 檢察長參與公開聽證
2023年6月7日,澧縣人民檢察院向澧縣民政局宣告送達了檢察建議,縣民政局當場表示采納檢察建議,并承諾將按照行政程序依法依規撤銷該案婚姻登記。至此,該冒名婚姻登記引發的行政爭議得到有效化解,澧縣人民檢察院將繼續督促澧縣民政局及時撤銷婚姻登記,確保檢察建議落到實處。
向行政機關宣告送達檢察建議
近年來,以冒名頂替或者弄虛作假方式辦理婚姻登記引發的糾紛不斷,社會關注度高。此類糾紛多產生于全國婚姻登記聯網之前,由于當時技術手段限制、地域信息差異等客觀因素,造成此類問題未及時發現。在信息化大數據背景的今天,冒名婚姻登記的不良后果持續凸顯,所引發的行政爭議亟待化解。下一步,澧縣人民檢察院將以辦理該案為契機,與澧縣民政局就婚姻登記領域存在的同類問題聯合開展專項治理活動,在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同時,力爭實現“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一審:周芝華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
責編:周萌
來源:湖南法治報